关于全省生物农业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24-01-18      来源:台球直播免费斯诺克直播     字体:【

详细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黑龙江省加快生物农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全面掌握我省生物农业发展现状,谋划推进“十四五”期间生物农业发展,科技农业专班对全省13个地市、省内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和相关公司进行实地和书面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黑龙江是农业大省,生物资源丰富,科研基础扎实,具有发展生物农业的比较优势,特别是在生物育种、农业生物制品应用、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势头良好。

  全省建有寒地作物种质资源库和微生物种质资源库,收集、鉴定、编目、保存小麦、大豆、玉米、高粱、谷子、牧草等 10 余个作物的 10 万多份种质资源,获得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抗病性和抗逆性等种质资源信息 10 万条以上,为发展生物育种产业奠定了重要基础。

  全省各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积极开展生物育种研究,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逆抗病性强的新品种。比如:利用分子育种技术发现抗稻瘟病基因,实施水稻花培单倍体育种;利用基因枪、农杆菌介导等技术,完成转录因子对玉米的遗传转化;“龙粳31”成为全国年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粳稻品种,东农55等4个品种被列为全省主推大豆品种,东农254等成为适合机收的高淀粉玉米品种代表。

  全省现有一批掌握先进生物技术、规模较大的种子企业。有北大荒垦丰种业、齐齐哈尔市富尔农艺、龙科种业、哈尔滨益农种业等4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北大荒垦丰种业投资4亿元建设成全国一流生物育种中心,在全基因组预测与选择、高效基因分型、高效基因编辑等方面有较快发展,生物技术试验仪器设施、育种研发平台等均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发展生物种业提供技术平台。

  黑龙江是全国农药使用强度较低的省份,且农药使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2020年,全省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为4.07公斤/公顷,较全国农药单位面积使用量的低48.1%(图表1);与本省2016年相比,降幅比例26.8%(图表2)。

  化学农药使用量的减少为生物农药发展提供了空间。目前,在我省应用的生物农药均是杀虫杀菌剂,最重要的包含阿维菌素、苏云金芽孢杆菌、多杀霉素、苦参碱等杀虫剂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井冈霉素、宁南霉素、枯草芽孢杆菌、蜡质芽孢杆菌、中生菌素、木霉菌等杀菌剂。随着时下人们生态环保意识的提升,绿色防控措施的推广和应用力度的不断加大,生物农药的使用量和防治面积逐年增加。2021年,全省生物农药使用面积4000万亩次,使用数量2400吨,占全省农药总用量的4.2%,占杀虫杀菌剂用量的17.7%,高于全国3.1个百分点。

  全省建有省级农业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和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分中心,分离筛选出适于不一样的地区气候类型的病原线个品系,以及低温下对韭蛆有高致病力的寒区昆虫病原线虫。省农科院建有全省唯一的赤眼蜂繁育基地,成功实现天敌昆虫赤眼蜂大规模工厂化生产,赤眼蜂生防产品已在龙江等32县(市、区)大规模示范应用,应用面积800万亩以上。

  全省生物农药生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是大庆志飞生物化工和德强生物股份,其中德强生物拥有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生物农药工程研发技术中心,其生产的宁南霉素是具有国家发明专利的新型生物农药,已经出口南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

  全省建有国内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建设、顶级规模、等级最高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设施领先水平,是我国唯一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也是目前国际上建成运行的4座大动物生物安全四级实验室之一。

  以哈兽研为代表的涉农院校和科研院积极开展生物兽药研究,成功研制禽流感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制定了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炎、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牛流行热、牛结节性皮肤病等近年危害养殖业的主要动物疫病的防控指导方案。省农业科学院肉羊寄生虫团队在肝片吸虫、羊疥癣和消化道寄生虫方面研究成果显著,抗寄生虫药物已在大庆、肇源、甘南、富裕等十几个县市应用多年。

  目前,全省现有兽药生产企业30家,其中生物制品生产企业6家、中化药企业24家。哈尔滨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哈维科),依托哈兽研强大的科研实力,生产的历代禽流感疫苗均在禽流感疫情防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解决了不同禽种的有效免疫问题,禽流感疫苗已远销越南、埃及、印尼等国家。

  我省的科研机构已成熟掌握益生菌分离、鉴别判定技术、细菌生化试验、益生菌功能鉴定、益生菌发酵饲料应用等技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了原核和真核表达平台,成功实现了14种抗菌肽的高效表达,降低了抗菌肽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开发出无豆粕型生长育肥猪日粮,降低饲料成本8.7%。研制出含复合益生菌饲料新产品11种,生物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潜力持续增大。

  全省各院校及科研院所与行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组建了跨学科交叉团队,推动了生物技术的转化和应用。例如:东北农业大学实现酶制剂菌种和生产技术相关成果转化3项,完成产业化评估3项。省农科院的青黄贮发酵剂、益生菌饲料添加剂、饲料及饲料原材料发酵剂、多种动物用菌酶等基本的产品,在省内外多家企业和县市进行转化。2021年,全省生物饲料使用比例在3%左右。

  全省从事生物饲料或是相关业务的公司数达30余家。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利好政策的引导下,齐齐哈尔阜丰、大庆伊品、肇东成福、肇东星湖、绥化象屿、双鸭山万里润达等一批优质生物饲料企业相继在我省投资落户,我省已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饲用氨基酸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底,全省生物饲料添加剂产量已达102.93万吨,同比增长23.43%。产值75.53亿元,同比增长53.9%。

  黑龙江是全国化肥使用量强度较低的省份,2020年,全省单位面积化肥使用量150.4公斤/公顷,低于全国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的52%(图表3);与本省2016年相比,降低了11.8%(图表4),化肥使用量的减少开拓了生物肥料的发展空间,2021年,全省生物肥料应用面积488万亩。

  目前,我省已开发出生物肥、叶面肥,生物有机肥、生物种衣剂等产品和制剂,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菌种5株。省农科院研发的新型微生物制剂或产品实现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促进了生态有机农业的发展。东北农业大学开发了微生物肥料在番茄上使用技术和绿色生产技术。

  截至2021年末,全省生产微生物肥企业有297家,有695个肥料产品获得国家农业部登记证,产品主要有大豆根瘤菌、苜蓿根瘤菌、生物有机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钾肥、生物磷肥、生物叶面肥等。生物肥料作为建设高效生态农业和发展绿色食品的重要生产资料,推动了我省生物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

  我省农业废弃物总量较多,全省每年秸秆产生量9000多万吨,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1/10左右,全省年产生畜禽粪污9000万吨左右,利用生物技术对农业废弃物再利用,既有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还有助于延长现代农业产业链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力推动了生物循环农业快速发展。

  全省涉农院校和科研院所利用生物技术开展黑土地保护研究,一批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和应用。比如:东北农业大学研制成功畜禽粪污/作物秸秆高效处理技术,即“隧道发酵技术”和“畜禽粪污全量连续发酵技术”,已经通过中试阶段,并在省内部分市县推广该技术。省农科院秸秆动物粪污腐熟造肥改良盐碱地、改良温室大棚土壤、生产水稻等农作物育秧基质生产技术,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大范围的应用;以牛粪和秸秆为原料加入复合微生物菌剂联合发酵生产有机肥技术,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及禽畜粪便进行综合利用,形成循环种养型生态农业。

  全省各地市县根据当地的资源环境特点,积极发展生物循环农业。齐齐哈尔市根据当地黑土地不一样区特点,总结推广了以秸秆+生物有机肥翻埋还田和玉米大豆轮作为核心技术的“中厚黑土层保育模式”等6种黑土耕地保护生物利用技术模式。牡丹江市开展利用食用菌废弃菌渣肥料化还田技术探讨研究,构建 “食用菌废弃菌渣肥-秸秆还田-复合微生物菌剂促腐”土壤培肥模式,以此阻控水土流失,提高基础地力,培肥坡耕地。佳木斯市146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全部利用自然发酵方式来进行粪污综合利用,有力推动了生物循环农业发展。

  我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从2007年开始连续7年以每年新增近40万吨(鲜品)的速度爆发式增长,成为继山东、河南之后,全国第三大省。近几年,产量在330万吨上下波动,2020年全省食用菌产量达到331.7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17%,位居河南、福建、山东之后列全国第四位(图表5)。

  我省食用菌栽培模式呈多样化特点,主要以室内栽培为主,作物兼种、复种食用菌模式也在逐渐推广。目前已研发总结多种成熟食用菌栽培技术,如黑木耳棚室立体吊袋栽培技术、平菇发酵料高效栽培技术、双孢菇隧道发酵料高效种植技术、杏鲍菇工厂化栽培技术、玉米间种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等,并在全省食用菌主产区大面积应用推广。

  据统计,全省日产万袋以上的规模菌包企业368家,年生产量17亿袋以上,占食用菌总规模的28.3%。其中,日产能力在10万袋以上的菌包企业21家。我省食用菌加工方向以营养食品、保健食品、药品为主,目前,省内有多家知名食用菌产品加工公司,比如:伊森集团、瑷珲食品等深加工企业,重点开发复合菌饮品、酒品、多糖粉、蛋白粉等新型加工产品。宏福、北味等企业主要进行食用菌干品以及猴头菇、香菇罐头加工等。

  我省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品种有1120种,其中载入药典的药用植物有130种。我省中药材野生抚育、仿生栽培、生态种植特色突出,部分优势品种我省绿色有机药材地域特色突出,部分品种在全国市场占有率逐步的提升,其中,刺五加占80%以上,板蓝根占50%以上,人参占50%以上,关防风占40%以上,平贝占30%以上。

  近年来,全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增速迅猛,种植培养面积增速连续保持全国第一。2021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培养面积达351万亩,与上年相比,增幅98.8%(图表6),占全国增量的60.6%,药材总产达70.9万吨,药材产值184.4亿元。

  全省各涉农院校及院所积极进行中药材种苗繁育和技术推广。比如:东北农业大学参与建设符合当前我省寒地作物种质资源收集和保存的创新种质资源及基因库6个,形成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标准3个。全省现有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277个,选育并登记的“龙蓟1号”及其配套栽培技术在黑龙江、内蒙古、辽宁、河北等地推广13万亩。

  目前,全省中药生产企业145家,其中规模以上生产企业61家,老字号中药企业11家,中药企业年销售过亿元品种突破20个。葵花药业集团、珍宝岛药业、哈尔滨康隆药业等4家企业,进入工信部2019年度全国中药工业百强企业榜单。我省中兽药企业规模较小,2021年,绿达生、千合、北安飞龙、汇丰等中化药企业的中兽药生产线年,连续三年省级财政拨付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15亿元,重点对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道地药材规模种植、产地初加工设施设备和市场集散地建设进行补助。突出“一县(局)一业”、“一乡(场)一品”,优化区域布局,全省累计培育区域品牌163个,国家地理标识认证25个,形成“刺五加之乡”“紫苏之乡”“板蓝根之乡”“平贝之乡”“黄芪之乡”等区域品牌,提出并叫响了首个省级农产品公共品牌“寒地龙药”。

  我省各涉农高校和科研单位拥有一批从事生物农业研究的科研人员,也形成了不少科研成果,但除了哈兽研外,处于全国领军地位的专家和科研团队还比较少,也缺少具有关键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重大育种价值基因缺乏,转基因、基因编辑、生物合成、全基因组选择等核心技术源头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不足,基因、RNA、蛋白、代谢和整体表型水平的颠覆性生物设计技术还远不能够满足新形势下的重大需求。现有科研力量的研究范围较小,科研成果也集中在某些固定领域,比如生物育种现有科研成果大多集中在大豆和水稻领域,其他重要农作物及畜禽品种涉及较少。特别是,由于缺乏有效的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已形成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比如:东北农业大学微生物杀虫剂的研究成果在20年前就已获得2个专利,由于缺乏中试平台和基地,只能束之高阁,难以形成现实生产力。还有一些具备产业化转化的成果,由于本省企业对科研创新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一些成果转化到省外,未能在本省形成产业。

  我国目前批准生产应用的农业生物技术品种均是第一代单基因产品,微生物酶制剂和动物疫苗高端市场基本上被进口产品所垄断,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导致农业生物制品应用成本比较高,某些特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物制品的推广。相比于农业化学制品,农业生物产品对使用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操作环节也很复杂,应用效果缓慢,农户对生物制品使用的积极性不高,目前的推广应用主要是依靠政府补贴项目带动。比如:我省每年依托中央财政投入资金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疫情统防统治,有效推进了绿色防控技术应用,2021年全省重大病虫疫情统防统治面积达到517万亩次,非化学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占比达到91%。同时,生物制品的市场空间远没有开发出来,占农业投入品市场占有率还很小。2021年,全省生物农药使用量占全省农药总用量的4.2%,生物饲料使用比例在3%左右,生物肥料应用面积占全省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16%。

  我省现有生物农业产业仍多处于价值链中低端,产业链条短,创新产品少,高端产业链条培育不足。主要是以加工为主的企业多以初加工为主,大多还以“原字号”形态进入市场,比如:全省中药规模以上生产企业61家,产地初加工企业总数达到173家,缺少精深加工,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较低,对生产基地的拉动作用较弱,发展后劲不足。生物农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发展资金匮乏,大多数没有完善的研发机构,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较弱,缺乏完善的技术队伍和研发能力,产品研发很难实现新突破,导致企业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举步维艰,发展缓慢。比如:全省共有育种企业481家,其中具备自主生物育种能力的企业只有2家。农业生物制品企业上下游不配套,生产、加工和物流成本高,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处于弱势,生物产品的高科技含量、高的附加价值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

  我省生物农业科学技术人才培养总量不足,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总量明显匮乏。一方面,培养力度不够,缺乏有效培养和留住人才的机制,比如哈兽研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近年来人才流失达三四十人之多。研究开发人员培养周期长,需要足够的历史耐心,但目前人才考评机制的功利性和速成偏好,不利于生物农业科研人员成长,也导致大量优秀科研人员滞留国外。另一方面,受地域自然环境条件和经济条件先天不足影响,我省能为高层次人才提供的待遇条件竞争力优势不足,缺乏具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人才引进机制不灵活,人才及其团队流失严重,比如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农业技术中心,生物农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流失较严重,2014-2020年,高层次人才从9人削减至5人,6年未能引进相关领域同级别高层次人才。现有的一些人才政策落不下,配套政策跟不上,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以低学历、低职称人员居多,年龄断层情况严重,年轻后备力量不足,复合型、拔尖型技术人员人才更少。比如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很多技术人员受名额指标限制,多年无法晋升职称,甚至有的人员晋升了职称也不予兑现,极大地挫伤科研人员工作积极性。

  深入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加快生物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推动产学研一体发展。成立“黑龙江省生物经济研究院”,对全省生物技术产业进行总体规划和协调指导,实现决策、协调和实施的高效便捷。以生物经济研究院为平台,以农业生物技术创新为目标,以生物经济项目为载体,整合省内涉农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优势科研力量,打破单位和学科壁垒,按产业问题类型组建省级农业生物技术创新团队,制定团队长期创新研发规划并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各团队既要充分发挥本学科研究专长,又要进行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特别是数字经济赋能生物农业,提升团队之间整体研发实力和突破性攻关能力。同时,尽快完善省生物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各岗位设置,发挥体系撬动作用,重点在生物技术推广方面找准突破点和发力点。

  大力推进涉农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集中各自的优势力量,熟化成熟的生物技术,不断创新新技术,建立成熟的相关生物技术支撑平台和体系,研发具有高技术内涵的动植物品种和农产品,加快已有技术和成果的生物技术改造,促进生物技术实用化、传统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我省动植物品种、农业生物制品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增强动植物品种、农业生物制品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决策、技术集成、研发投入、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促进产学研科学分工合作和一体化发展。为了加大成果转化力度,成立专门部门进行组织协调,既可方便研究单位和企业进行需求对接,提高成果转化几率,又加强了对原始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关键共性技术自主可控。

  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对应用农业生物制品的农户及各类经营主体予以相应形式补贴,提高农户使用农业生物制品的积极性,加快普及农业生物制品的使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及农产品健康安全。加强生物农业宣传,通过政府与科研部门、企业通力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宣传、手机APP、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农业生物制品应用技术的科普,让农业从业人员了解、接受和应用。建立生物投入品示范区,开展相关实验示范,开展田间观摩,辐射更多带动农户,提升农业生产主体对农业生物制品的认知度。充分发挥中兽药在绿色健康养殖中的作用,利用中兽药的天然性、无残留性和无抗药性的特点,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推动种养循环发展,鼓励应用生物技术处理畜禽粪污,引导支持养殖企业或专门主体发展有机肥加工,建立养殖户、种植户与有机肥生产企业利益联盟。加大开展各类生物制品技术推广和服务的力度,推进我省农业生物制品的广泛应用,增加产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和省已经出台一系列支持生物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细化实化针对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生物兽药、生物饲料、食用菌、中药材等生物农业领域的配套政策。支持现有生物农业企业升级改造,推进产品高端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市场化、服务全程化,完善“科研+生产+销售+服务”的产业生态体系。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激活企业创新发展要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引进创新、转化创新,积极与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建设技术研究中心,主动引进承接相关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加强生物农业产业招商引资,依托区域、资源、科技优势和产业基础,聚焦补链延链强链项目,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招商、以商招商,吸引更多的生物农业项目落地,更多的生物农业头部企业入驻,尽快形成生物农业优势产业集群。

  建立全省生物技术人才库,使生物经济各类专家可以进行横向、多学科交叉合作,取长补短提升技术研发实力,不仅成为我省生物经济创新发展的主体也为生物经济相关企业提供技术支撑。落实好《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政策,完善生物农业领域人才相关配套政策,最大限度释放“人才振兴60条”的政策效能。完善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积极、精准引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精尖缺”科学技术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在现有的“头雁”人才项目的基础上,重点针对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制定相应的稳定人才计划,提高未被列入人才教育培训计划的科技创新人才的工资待遇,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利用涉农院校创办新兴农业专业,培养生物农业复合型人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配足配强基层农业科学技术人员,加强对高素质农民和农技推广人员生物技术培训,注重调动土专家的作用,解决生物农业制品推广应用技术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