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农村调研的三个层面

发表时间:2024-03-31      来源:台球直播免费斯诺克直播     字体:【

详细介绍

  农村报道因内容涉及面广、问题复杂多样,更需扎实细致的调研。如何迅速切中问题要害,怎样让调研更具深度、广度、锐度,是重视调研的农口记者不断思考和探索的主题。

  新闻调研与社会调研系出同源。作为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的马克思,身兼新闻工作,将许多极具价值的调研成果转化为通俗易懂的新闻报道,发表在《莱茵报》上。与社会调研相通,观察、访谈、文献查阅、数据收集,归纳总结等调研方法,在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的新闻工作中,已被熟练掌握运用。而具体到农业新闻报道,这个方法论又有异同,既要遵循新闻规律,又要符合农情实际。做到在观察中捕捉变化,在变化中摸清规律,在规律中查明逻辑,从而察觉缺陷,进而抓住要害,找到问题症结,让调研真正卓有成效。

  “春播一粒种,秋收万颗子”,季节更替、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自然规律,是支配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唱好四季歌,必然就成为“三农”报道的规定动作,也是“三农”记者的基础要求。无论是对刚进入新闻行业的小白,还是新闻战线的老兵都不例外。虽然是最常规、最基础的工作,但唱好“四季歌”的重要性不可低估,是观察变化的窗口期,不但可以大大提升对外宣传效果,还可为进一步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春种、夏管、秋收、冬藏……传统农业的生产千百年未曾有大变,如果唱四季歌只是机械地看农时、写现象,跑几年“三农”,难免就会陷入乏味的循环中,拿出的报道寡淡无味,年复一年,都是“人勤春来早”“秋收好丰景”等浅显的内容,并未体现一线采访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随着技术发展,近些年许多新闻工作者尝试用融媒体方式做农业报道,例如拍Vlog来报道插秧,以求带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受;或是利用航拍展现农田壮阔景象,不一而足。但时间一长,新鲜感一过,局限性导致同质化问题就显现出来。以笔者之见,形式的创新固然重要,但只能作为辅助手段,内容为王的重要地位永远不可撼动。

  综上可知,“四季歌”难以唱出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业看起来不大变化这一特点。也正因如此,要做出不流于表象,有一定质量的常规性报道,捕捉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种种变化极为关键。这就要求记者采访时扎扎实实走村入户、来到田间地头,增强敏锐性,通过细致观察,广泛交流采访,找到不同。《夜宿车马店》等新闻名篇,就是在这样的采访中完成的。特别是一些细微之处,可能是一个声音、一抹色彩,看似不起眼,从另外维度,反映的是深刻变化,只要善于发现和思考,便可以一叶知秋。

  今年春耕时,笔者来到四川一个农业大县,走了好几个村,看到的还是如往年一样的耕种场景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忽闻村里传来“锵锵”声,就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是村里小型农机制造厂在加班加点进行农机制造和维修,经过采访得知,随着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的加快,在四川丘陵地区小型农机使用越来越多,需求日益增长,便以此为切入点,完成《农机发展折射四川粮食生产方式之变》的报道,并将部分内容转化为参考报道,取得良好效果。

  在采访中发现有价值的变化,只是迈出了调研的第一步。摸清变化背后的规律,找出原因和内在逻辑关系,是进一步开展调研的重点工作。

  世间万物的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因和外因。农业亦是如此。如前所述,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因主要是自然因素;而外部因素,以各级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为主。进行深入分析,探究因果关系,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快找准调研方向。

  首先,要了解历史,知晓来龙去脉。比方说,为什么党的十九大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什么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是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的目标?答案要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至少半个世纪的“三农”历史变迁中寻找。从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一大二公”、人民公社的开展,到小岗村、包产到户、大包干的农村改革,再到“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的农业处境,梳理整个发展过程,才可知其因。这项工作是续功,重在日积月累地学习、搜集查阅大量资料。

  调研的另外一项重要准备工作,是对各类重要农业政策的熟悉。中央一号文件一定要烂熟于心,省级农业政策至少做到印象深刻,想用时即可找到。

  其次,必须要掌握关联领域的基本情况,建立全局观。“三农”包罗万象,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等,几乎方方面面皆有所涉及。对于某个具体领域的情况,可能不一定要懂得特别精深,但一定要有基础性的认知,否则就难以系统、全面地看问题。比如,从2022年开始在全国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对这项工作的调研和报道,既要放到大豆贸易作为中美之间战略性问题的大背景中去看,也要从套种技术研发的角度去观察,还不能忽略这种种植模式对农民生产及收入的影响。由此,可以大幅度扩展调研的广度。

  第三,采访样本量尽可能多,搜集数据量尽可能大,进行初步的量化分析。量变引起质变,这在农业问题当中体现尤甚。例如,农民外出打工人数多了,造成很多撂荒地,撂荒地达到一定规模和数量,催生大户规模化、机械化生产,使生产形态发生明显的变化。我对此跟踪采访一年多时间,搜集四川三个农业大县的情况,形成相关深度报道《“治地造良田”“大户包种粮”——山地丘陵产粮区探索粮食增产新路径》。

  调研的采访过程和唱“四季歌”大为不同,是要带着田野调查的意识和方式,进行系统性的数据采集。虽然这个工作繁琐、枯燥,而且周期长,见效慢,但对调研大有益处。例如,解剖麻雀式地对一个村的基础组织,到产业形态,再到大量农户的共同生活的亲属基础信息。收入、支出等分门别类进行搜集统计,才能找准那个村发展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记者不是统计类学科的专家,但有意识地进行初步量化分析,不仅对调研的深度有益,还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走入误区。

  坚持问题导向,是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也是做好新闻调研工作的根本遵循。坚持问题导向,一定要具有辩证思维,在调研过程中清楚认识到哪些具有普遍性,哪些具有特殊性,才能抓住要害,找出主要矛盾。

  在找寻问题过程中,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以个案分析代替总量概念,是在调研工作中很常见的问题。特别是面对一些有迷惑性的现象,要做到“花乱不迷眼”,才可以找到问题所在。此前,记者曾受邀来到一个村采访,看到的是村道平整洁净、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错落有致,除了超市、饭店等,甚至电影院等文化活动场所都配备齐全。此外,从特色农业到电商销售,再到农旅融合等,这个村打造了产业发展全链条,还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从表象来看,这个村无疑是乡村振兴的典范。假如没有问题意识,自然可以对其大书特赞一番,但细细分析该村资源禀赋,就发现这些并非由内生动能推动发展起来的,而是当地政府精心打造而成。在后来采访中,果不其然,当地政府为了建设这一个村,第一阶段就投入了几亿元。显而易见,这个村的模式不仅不具普遍性,也不具备复制推广的可能性;而且,在近几年地方财政普遍紧张的前提下,进行这样大的投资,甚至有面子工程的嫌疑,十分值得商榷。

  坚持问题导向,要培养极强的问题意识,多问为什么,慎重加以判断。2020年新冠疫情开始后,粮食安全成为头等大事,是中央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我与同事对撂荒地复垦进行采访时,以为什么撂荒、农民愿不愿意种地、撂荒地如何有效复垦等问题作为导向,挨乡挨村地在田间采访,一路上又发现新现象、找到新问题,认识到整治撂荒地没那么简单,四川“一平二坡七分山”的地理特征,以及粮食种植低效益与农民增收结构性问题等都是极大的制约因素。此后,记者持续跟踪此问题,参与或独自完成多篇有关报道《10年耕地面积锐减40%如何补?——“天府粮仓”耕地之问》《撂荒地何去何从?——四川农业大县撂荒地复垦情况见闻》等,为推动相关工作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作者系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

  当你微信中有成百上千农民朋友时,你才能真正成为一名“三农”记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