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强做精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全方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关于推动海口琼山区农业高水平发展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24-03-10      来源:台球直播免费斯诺克直播     字体:【

详细介绍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琼山区作为海口市农业大区,是全市农业取得新突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要立足现有基础,做强做精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全方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始终在全市农业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按照区委主题教育工作安排,区政府班子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深入学习贯彻习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围绕“推动琼山区农业高水平发展”这一课题,深入三门坡镇、云龙镇、旧州镇等地,以蹲点调研、随机走访、实地查看、集中座谈等方式对琼山农业高水平发展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全面梳理琼山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总体情况,进一步找准有一定的问题,厘清推动发展的思路与对策,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琼山紧紧围绕“扩基地、建园区、搞加工、创品牌、拓市场”工作思路,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为抓手,积极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力发展生猪、火山荔枝、胡椒、水稻、冬季瓜菜等特色优势产业。

  在扩基地、建园区方面,重点建设生猪、荔枝、胡椒、水稻、冬季瓜菜等五个高标准生产示范区。目前,已获批建设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现代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产业园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已认定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9个、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125个。

  在搞加工方面,加快推进谭仙农产品加工贸易和科技发展服务核心区建设,带领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聚,谭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建设已上升为省市重点战略。

  在创品牌方面,构建“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品牌”体系,推出“琼肴佳话”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打造多个农产品品牌,其中3个品牌已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专家评审、9个品牌获评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8个品牌获评省级著名商标。

  在拓市场方面,坚持线上线下“两手抓”,利用电子商务平台、直播等线上方式拓宽特色农产品销售经营渠道,开展农特产品助农集市、农产品展销会等线下活动,搭建起“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市场”的农产品营销桥梁,拓展流通渠道,加大消费助农力度。目前,已建立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依托微信、抖音等新媒体渠道推介特色农产品。

  2022年,琼山农业总产值55.62亿元,占比全市33.86%,同比增长6.0%;农业增加值35.76万元,占比全市33.86%,同比增长5.8%,农业总产值和农业增加值的增速均居全市各行政区第二位。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增加值完成27.41亿元,同比增长7.9%。

  1.生猪产业持续发展。2022年全区生猪出栏量38.51万头,猪肉总肉量3.46万吨,参与生猪产业的生产经营企业有12家(包括4家国家级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4家省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15家、家庭农场10家。

  2.荔枝连片成带健康发展。全区荔枝种植培养面积8.81万亩,是琼北连片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荔枝基地,也是全国最大的早熟荔枝生产基地。通过打造海口火山荔枝农产品品牌、举办海口火山荔枝月,开展海口火山荔枝线上、线下系列营销推广活动等系列举措,积极推动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区参与荔枝特色产业生产经营企业达20家,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42家、家庭农场23家,其中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家、市级示范农场2家。

  3.胡椒产业集群化发展。全区胡椒种植培养面积约6.8万亩,占全市种植培养面积的90.6%,占全省种植培养面积的20.6%,产量约0.7万吨,产值约4.13亿元。其中,大坡镇胡椒种植培养面积约5.3万亩,产量约 0.6 万吨,是全国最大的胡椒连片生产基地,也是全省胡椒种植培养面积最大的乡镇,年产值达2.08亿元。大坡胡椒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及农业农村部颁发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入选国家知识产权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名录,2022年胡椒产业被列入省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

  4.琼山福稻量价齐升。依托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五田家”,采取“公司+农户”模式,成功打造“琼山福稻”品牌,合作农户和水稻年亩产量逐年增加。2022年,琼山福稻基地签约农户同比增长突破330%,种植培养面积扩大至5.1万亩,帮助农户创收6401.5万元。今年首批“琼山福稻”亩产达1300斤,产量较传统品种提升30%,稻谷售价较传统稻谷市场价提升20%。

  5.冬季瓜菜种植规模持续扩大。持续提升冬季瓜菜种植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全区冬季瓜菜种植培养面积8.2万亩,是全市最大的冬季瓜菜主产区,年产冬季瓜菜14.7万吨,其中大棚1195.04亩,露地80804.96亩。主要种植基地有甲子镇龙井洋、旧州镇典弄肚田洋、梁丰园、罗冯肚常年蔬菜基地、三门坡镇龙马大棚常年蔬菜基地、红旗镇大万村辣椒种植基地、大山村瓜菜种植基地、云龙镇北庄洋辣椒基地等。

  此外,花卉、槟榔、凤梨等特色产业均已小有规模。目前,全区花卉苗木种植培养面积约4.5万亩,占全市花卉种植培养面积50%,产值约10亿元。槟榔种植培养面积12.13万亩,产量1.78万吨,产值3.2亿元。菠萝种植1.84万亩,产量3.13万吨,产值2亿元。

  依托“椰城香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琼肴佳话”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批影响力大、带动能力强、品牌效益好的特色农业品牌,实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其中,依托“大坡胡椒”品牌带动,胡椒年销量由原先的4000吨上升到6500吨,提高约62.5%,售价由原先的13元/斤上升到20元/斤,提高约53%,全产业链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并成功入选2022年中国农业品牌建设典型案例。依托“三门坡荔枝”品牌,推动三门坡荔枝销量持续飙升,实现年产量达1.2亿斤,产值超6亿元,并带动相关从业人员超2万人,实现年人均增收1万元。同时,积极打造“云龙淮山”“云龙莲雾”“甲子牛大力”“琼山福猪”等品牌,持续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加快农产品贮藏流通体系建设,建成三门坡金绿果集散中心、海垦红明湘海荔枝交易中心、旧州红卫冷链物流中心、大坡农产品集散地以及总库容约2.2万立方的7家田头冷库,有效提升物流助农的服务能力。推动869亩的谭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项目(一期)顺利开工,总投资4.47亿元(其中专项债资金3亿元),工程整体形象进度达40%。初步形成了“原产地分拣、配送、初加工,精深加工进园区”的农业发展格局。

  一是园区用地指标紧缺,阻碍园区发展空间。用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设用地规划未能走在前列,规划覆盖、农转用等报批程序时间长,一些园区项目因缺少土地指标无法落地,成为阻碍园区招商引资和逐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是园区配套资产金额的投入不足,融资渠道单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狭窄,过于依赖政府投入,且建设标准低,农业投资风险大,回报周期长,农业企业融资困难,社会资本投入少。

  三是创新发展能力不强,科学技术水平不够高。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离“生产+加工+科技”一体化发展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制约了园区创新发展能力的提升。

  一是产业链延伸不足。大部分农业产业仍就保持“种植+销售”的传统模式,初级产品多,精深加工少,鲜品多,标品商品少,产业链不完整。如荔枝产业,荔枝成熟期集中,受时间和保鲜方面的局限以及荔枝精深加工率低等因素制约,导致荔枝抗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未能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二是融合发展层次不高。全区农业产业在标准化生产、仓储运输、营销网点、市场开拓等方面还不够成熟,辖区内电子商务平台及企业网站服务模式较为单一,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流程电子商务体系尚未完全形成,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不充分。琼山农村面积大、资源丰富、景观优美,但农文旅融合发展层次较低,模式单一、产业特色化不足,未能很好地将农业与教研、文化、旅游等相结合。

  全区拥有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仅有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国家示范社2个、省和市示范社7个,家庭农场101家(省、市示范场10家),且未有超过10亿产值的企业,规模较小,引领带动不强,无法辐射带动更大范围农业和更多的农民进入国内国际市场。

  一方面,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对乡村人口随机抽样统计发现,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不足35%,农村高素质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农村对涉农人才的吸引力不强。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依然突出,农村产业体系还不完善,经济基础薄弱,某些特定的程度影响了涉农人才留村发展的意愿。

  全区农产品品牌建设初见成效,但仍存在农产品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对新渠道开发不足、跨界营销资源整合力度不大等问题。如,在营销渠道的开发上,人、产品、场景营销渠道比较单一,高品质直播间还不够多,引导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吸引力不足。

  近年来,全区农业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城乡资源要素配置仍不均衡,城乡之间要素合理流动机制还存在缺陷,渠道没有畅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没有完全体现,政府、企业、合作社、村集体、服务机构等尚未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制约了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要素向农村流动。

  由于小城镇建设、产业园区和公路建设等重点项目的建设征用了大量土地,农村土地慢慢地减少,加之土地法中对于规模使用土地进行产业体系调整时,土地怎么样做流转没有确定性文字要求,部分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不够充分,不能够做到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体系调整的有机结合,制约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大部分农民还存在“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往往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寄希望于政府大包大揽,对扩大生产规模、尝试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等事物缺乏主动性,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规模化。

  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是农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载体。必须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发展,依托农业产业园区这一载体,逐渐完备基础设施配套,有效推动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优势产业向园区集聚,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引领推动农业现代化。

  一是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工作。将园区经济作为推动农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抓手,推动市场、资金、信息、科技、人才等生产要素聚集,围绕优势特色产业突出、种养技术先进、经营模式创新、联农带动明显、产促销体系完整等要素,制定区级现代产业园创建标准,通过区级产业园创建,进而申报省级、国家级产业园,形成国家、省、市、区产业园“四级联动、逐级递进、梯次发展”的建设格局,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样板。

  二是加强企业与农业科研院所、高校、政府之间的合作。加大生猪、荔枝、胡椒及热带优异果蔬重点产业品种培优和创新,综合利用多方资源,实现企业、高校和农业科研院所的产学研一体化发展,解决区域优势产业关键核心研发技术与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优势互补,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土地是承载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资金是推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人才是引领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必须紧紧围绕农业产业化需求,强化人才、资金和土地要素保障,为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蓄势赋能。

  一是持续建强人才支撑。落实《海南省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办法(试行)》的各项政策,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换保障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服务人员以科研成果参股、承包经营、合作开发等形式参与农业发展,集聚更多高科技及生产技术人才。建立乡村CEO培育平台,鼓励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探索开设村庄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品牌建设、产品营销策划等多类型特色课程,培养一批具备政策领悟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农村职业经理人。

  二是解决农业融资难的问题。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策划包装项目,积极对上争取中央预算内的投资和专项债,改善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农业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融资增信服务,包括与金融机构联手设立风险补偿基金、贴息贷款、免担保费、生态信贷等,对农业经营主体实行免抵押,增加贷款额度,降低贷款利息,延长贷款周期。

  三是夯实土地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合理确定村庄产业用地布局,明确村庄产业用地的用途、规模、强度等规划条件,并纳入村庄规划成果。有序盘活空闲、废弃、低效利用的存量集体建设用地,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成熟一宗、入市一宗”的原则,推动条件成熟的地块优先入市交易。探索推进闲置宅基地退出机制,由村集体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分配,在满足“一户一宅”建设的基础上,将结余用地规划为产业用地,引入市场主体合作开发,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发挥集体经济组织作用,收回低效、撂荒、闲置的农用地,并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进行流转,实现流转公开化、市场化,推动土地要素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

  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转型升级,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有效途径。必须充分的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牵引带动作用,以及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密切联农带农优势,汇聚广大农民群众,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升级。

  一是加大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招引和培育力度。围绕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起的产业建链,梳理国内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锚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非公有制企业500强等农业重点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精准招商,提高招商精准度和落地率。以谭仙农产品加工产业园为载体,沿链招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积极寻求与产业链“链长”企业的合作机会。围绕现有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开展提档升级行动,示范创建更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同时,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吸引一批体量大、技术先进、带动能力强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参与投资。

  二是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对具备一定规模、发展前途好的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家庭农场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动家庭农场健康发展。支持农户依法组建专业合作社,以示范社创建为导向,依法依规开展规范提升工作,不断的提高合作社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三是建立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企业+农户”“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与农户之间采取保底收购、订单挂钩、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共同开发农耕文化科普、游船观光等田园生态游项目,带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

  琼山是省会城市的农业大区,必须紧紧围绕市民对优质绿色农产品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充分的发挥科技、人才、信息、市场等资源优势,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大力推动都市农业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步伐。

  一是拓展都市农业项目。发挥农业资源优势,聚焦优势特色产业和高端消费需求,以精品、个性化农产品为主,服务海口,辐射全国和东南亚区域高端客群市场,提升琼山农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加快建设数智植物工厂等都市农业示范区,生产有机、绿色、多功能的特色农产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等多元化经营模式,提升农业亩均产值和综合竞争力。加快推进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云龙镇鲜切叶生产基地规模优势和鲜切叶“岭脚牌”“天源叶”等品牌优势,将种植养殖、科学技术研发、“数字花卉”、花卉文旅紧密串联起来,打造花卉特色产业集群,提升产业效益,真正将鲜切叶变成“金叶子”。积极地推进热带优异果蔬的开发利用,推动“新奇特优”热带果蔬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提高琼山区热带优异果蔬特色的辨识度。

  二是提升乡村休闲游发展水平。遴选乡镇重点村落,加强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休闲农业品质。构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动线,打造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和省级休闲农业重点园区,持续推动打造“云美-云定”等美丽乡村群落,形成乡村产业融合发展集群,推进乡村休闲游全域化、乡村产业体系多元化和乡村消费业态多样化发展。

  农产品品牌建设对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和促进农业产业升级都具有非常非常重要的助推作用。一定要坚持走好品牌强农之路,加大宣传推介,打响琼山农产品品牌。

  一是延伸品牌效应。依托“椰城香见”市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琼肴佳话”区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聚焦优势产业、优势单品、优势区域,推动优势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持续推进全区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不断的提高,实现品牌兴农、品牌富农。同时,以打造“海南伴手礼”为着力点,推动大坡胡椒、火山荔枝、琼山福稻等产品与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发展,培育消费增长点。

  二是挖掘品牌价值。在推动特色农产品提质升级的基础上,植入琼山历史背景和文化、风土人情等元素,构建农产品品牌故事,赋予农产品充分情感及新的生命力,丰富游客的消费体验,让产品与游客产生精神共鸣,创造更多品牌价值。

  三是强化品牌宣传。通过举办品牌发布会、招商推介会,参加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南冬交会、消博会以及全国范围的农业类、消费类展会等方式,开展农业品牌系列宣传推广活动。拓展电商直播等新媒体营销渠道,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力度,策划系列农产品体验宣传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