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范文丨关于乡村产业振兴这2份调研报告干货满满值得一看!】

发表时间:2024-02-09      来源:台球直播免费斯诺克直播     字体:【

详细介绍

  原标题:【热点+范文丨关于乡村产业振兴,这2份调研报告干货满满,值得一看!】

  近年来,安徽省安庆市不少乡村依托特色资源,用好比较优势,大力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了一些先进典型。但对很多乡村而言,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并不突出,这些普通的村庄应怎么样找到突破口、实现产业振兴?

  近期,安庆市委办公室调研组赴岳西县菖蒲镇毛畈村开展调研,从中找到了些许答案。

  毛畈村位于岳西县东南边陲,辖14个村民组、370余户、1400余人,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山村。

  一是地理位置“普通”。既不毗邻城区镇区,也不靠近交通要道,无论是距岳西县城,还是距最近的高速出入口,车程都在40分钟以上,哪怕是到菖蒲镇区,也需要15分钟左右。

  二是资源禀赋“普通”。全村耕地面积仅780亩,且多为零散地块,土地资源贫瘠;山场面积虽有7000余亩,但种植的绝大多数都是“小老树”,使用价值不大、经济价值不高。同时,村子里没有名山大川,没有人文古迹,甚至没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典故、传说,能够说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透明”。

  三是经济基础“普通”。2014年贫困人口建档立卡之初,全村贫困发生率高达 30.27%,村委会一度欠债60多万元,“连开会的会务费都没有”,是一个无企业、无集体经济、无特色产业的“三无村”。由于缺少收入来源, 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村庄日益“空心化”,村干部日益“老龄化”,最严重的时候,村“两委”平均岁数超50岁,懂技术、会管理、有发展理念的村干部一个没有,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无从谈起。

  然而,正是这样一个普通到有点落后的村庄,却乘着实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蹚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振兴路,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华丽转变。

  近年来,毛畈村先后获得国家3A级旅游村、“安徽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安徽省特色旅游名村”“安庆市先进集体”“岳西县产业兴旺红旗村”等荣誉称号,其发展模式四次在全省壮大村集体经济培训班上作经验交流。2022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20万元、纯收入57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是2014年的3倍以上,毛畈村成为了名副其实、远近闻名的经济强村。

  在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成员以及老党员、老村干部等人员的交流中,大家一致认为,关键是新一届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抓住了产业这个“牛鼻子”。

  规模化、特色化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毛畈村土地资源紧张,发展大规模种植养殖显然不现实,因此在实际在做的工作中,他们更看重在“特”字上下功夫,以敢想敢为的精神,创新发展产业项目, 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比如,提到大闸蟹,大多数人想到的、看到的都是湖里养殖的,高山泉水养出来的大闸蟹相对罕见。毛畈村敏锐地发现这一市场“空白”,利用该村袁家渡畈气候温暖、适宜水产养殖的优势,自2019年起便开始养殖大闸蟹,现已建成养殖园50亩,每年可产出螃蟹1万多只。与湖水养殖相比,高山泉水养殖的大闸蟹更为鳃白肉鲜、营养丰富,销售一直供不应求。

  再比如,岳西县是茶叶重点生产区域,在大多数村还拘泥于传统的开茶园、种茶叶、办茶厂时,毛畈村却另辟蹊径,将目光瞄准了新兴的茶树花加工领域, 目前已建成加工厂1座,每年可加工茶树花约6000斤。

  还比如,毛畈村日照充足、雨量充沛,适合火龙果的生长,目前已建成火龙果基地15亩。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种出来的高山火龙果清甜多汁,深受众多购买的人喜爱,仅此一项,每年便可为村集体增收30~40万元。

  大力发展精致农业,是提升乡村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方法。毛畈村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坚持把“精”字贯穿始终,慢慢地加强农业生产效益,提升农产品品质。

  比如,在生产方式上注重精耕细作,探索开展季度轮作模式,对34亩适宜田块,春夏季节种植红米、冬闲时节种植羊肚菌,亩均年产值可达 4 万元以上, 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获得了更多的产出效益。

  在产品利用上注重精深加工,建成具有SC认证的标准化果酒厂1座,每年除自生产5000斤葡萄酒、3000斤红米酒外,还以每斤10元的代工费,为其他村镇加工果酒1万多斤。

  据村党组织负责的人介绍,下一步,毛畈村还将在茶树花精深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开发茶树花粉、茶树花精油等新产品,想方设法把茶树花吃干榨尽。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方法。毛畈村在实践探索中,坚持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不断丰富乡村产业新业态,催生乡村产业新动能。

  比如,该村大力推进农业功能融合,敏锐抓住国家政策机遇,立足“比田园综合体更具乡土气息的研学村落”定位,精心开发130余亩农业产业园,打造“春有茶、夏有果、秋有蟹、冬有花”四季皆美的宜居宜业宜游宜学乡村,与安庆四中、高琦小学等县域外6所学校合作创成“乡土课程研学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积极推进乡村多元价值融合,潜心开发思政课、寻访家乡名人、乡土生活体验等特色研学课程,将采茶制茶、农耕劳作、竹编工艺等乡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团队体验绿茶制作流程收费300元,体验割稻子、犁田等农耕劳动收费500元……让村民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毛畈村仅接待研学师生就超过2000人次,已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4万元。研学旅行的热潮促进了“后备箱经济”发展,让村里的绿色生态产品走出“深闺”、走向市场,曾有游客返程时一次性购买价值一万多元的农副产品,形成了一产支撑、二产赋能、三产反哺的生动局面。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靠“单打独斗”、搞“闭门造车”显然不可取,必须善于借势借力、形成合力。这一点在毛畈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历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比如,他们借“三变”改革之机,以“四方入股、四马分肥”方式,吸纳村集体、村干部和农户等资金、土地,组建村集体经济公司,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各负其责,日常管理实行经理负责制,种植园、养殖园、加工厂等每个板块都有专人负责,收益严格按公司章程分配,实现了群众和村集体双增收。

  借红色旅游兴起之势,坚持“以我为主”,把周边的大别山烈士陵园、王步文故居、请水寨暴动旧址等红色资源串联起来,打造出“探寻红色足迹、践行劳动教育、共促乡村振兴” 研学旅行路线。

  借帮扶工作队之力,抓住连续三批驻村工作队都来自市委办公室的机遇,积极向上争项目、争资金。以第八批驻村工作队为例,自2021年6月驻村以来,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内,便争取到各类资金近千万元,有效实施了农村道路拓宽、储备林建设、文旅基础设施等项目;并积极与市教体局、安徽环球文旅集团等单位对接联系,有力推动毛畈村研学旅行的发展。

  毛畈之变的“密码”究竟是什么?深入剖析其产业发展之路,我们大家可以得出几点启示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既要选好“一个人”,也要配强“一班人”。

  毛畈之变的“首席功臣”是谁?提到这样的一个问题,大多数村民给出的答案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姚有志。

  2014年,在菖蒲镇党委的动员下,姚有志选择返乡任职,从一名在商海闯荡20多年的“精老板”,成为甘在农村吃苦打拼的“愚书记”。“胆大心细、吃苦耐劳、为村为民”,这是毛畈村一名老党员对姚有志的评价。在交流中,调研组成员也深切感受到,姚有志的市场化思维、经营化理念很强,这是他能够带领毛畈村发展致富的关键所在。

  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姚有志之外,村“两委”其他成员的作用同样重要。在毛畈村集体经济公司中,负责每个板块经营管理的专职人员,均来自村干部和党员队伍,且多为大学生或返乡创业人员。

  这启示我们,乡村产业振兴,关键在人才,要坚持本土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创造机会、畅通渠道、营造环境,有序引导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与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有效激发农民依靠自身力量发展的志气、心气、底气,才可能正真的保证乡村产业振兴目标的顺利实现。试想一下,如果毛畈村自身没强烈的发展愿望,只是一味“等靠要”,他们不可能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对多数普通乡村,特别是脱贫地区乡村而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输血”的惯性依赖仍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各类帮扶力量、各项帮扶政策的作用依旧很重要。

  回顾毛畈村的发展,无论是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规划、产品的推介上,还是在项目、资金的争取上,作为帮扶单位的市委办公室等上级单位,特别是驻村工作队都为其提供了较大助力。

  这启示我们,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必须把充分的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结合起来。要逐步深化农村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各类资源、帮扶措施向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打造多源动力系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各地推动产业振兴,要把‘土特产’这3个字琢磨透。”其中“土”讲的是基于一方水土,开发乡土资源。

  从当前安庆市的实践来看,各地对山水田园、交通区位等“看得见的资源”,利用得相对较好;对生态环境、民俗文化等“看不见的资源”,则重视不够、开发不足。其实,这些“看不见的资源”恰恰是乡村最具竞争力的“卖点”,只要善于挖掘、懂得营销,往往能实现巨大经济效益。

  毛畈村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便得益于其对各类资源,尤其是“看不见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将“看不见的资源”变成了“看得见的真金白银”。

  这启示我们,发展乡村产业,要树立大资源观,善于分析新的市场环境、新的技术条件, 用好新的营销手段,打开视野来用好各类资源,不断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增强乡村产业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为深入剖析乡村产业振兴的模式经验,重点对广东、江苏、山东、河南、河北、福建、湖南、安徽、陕西、天津、黑龙江、山西、贵州、甘肃、青海等15个省份20个县(市、区)乡村产业振兴状况做了调研,寻找成功做法和典型经验,分析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近年来,全国各地在乡村产业振兴方面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截至2022年底,在全国已建设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中,全产业链产值超100亿元的产业集群有118个,超500亿元的31个,超1000亿元的4个。近期,经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评审并公示,40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入选2023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创建名单。

  四季飘香,瓜果蔬菜闯市场。广东茂名市作为我国荔枝的主要产区,充分激发在荔枝种植方面的历史传统和文化渊源,探索“电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在做优荔枝产业生产、物流、冷链和销售的基础上,发展荔枝精深加工,助推三产融合,实现产业延链增值。如今,茂名市作为全球最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全产业链年产值超百亿元。山西大同市黄花种植历史悠远长久,但以前基本是分散种植,未能产生规模效应。为此,大同市建立现代黄花产业园,创建“大同黄花”区域品牌,着力培育多个黄花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开发拳头产品。同时,农民、合作社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各司其职,产业链各环节良性循环,实现一、二、三产业全面开花。2022年,大同市黄花全产业链产值超40亿元,产品远销海内外。

  先“苦”后甜,完善药材产业链。重庆石柱县精心培育黄精产业,通过“政府引导+村企合作+联农带农”的运营模式,完善黄精产业链条,推动农文旅深层次地融合。从20世纪90年代起,河南南阳开始探索艾制品规模化生产,逐步形成艾草种植、产品加工、研发设计、内销外贸的产业链。如今,南阳全市艾草产业年产值实现130亿元,30万农民从艾草种植、采收、加工、销售中获得收益。

  舌尖产业,品味振兴“好滋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福建沙县俞邦村村民在村党支部带领下走出大山,经营沙县小吃,凭借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很快在市场上占领了一席之地。历经30余年努力,2022年,沙县农村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83元。沙县小吃稳抓发展机遇,现已遍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不断研发新品,将小吃做成了富民特色产业。广西柳州螺蛳粉带动了螺蛳养殖、米粉加工、豆角种植、酸笋腌制等行业,串起了乡村致富链。

  农村电商,迸发振兴“大作为”。陕西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地处秦岭深处,曾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随网络日益普及,直播带货开始兴起,为木耳等土特产的销售插上翅膀,使它们借助电商“飞”出了山沟沟,销往全国各地。2022年,柞水木耳产业链总产值超50亿元,带动2.45万人致富增收。山东菏泽曹县约有汉服及上下游相关企业2000家,原创汉服加工公司超600家,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演出服产业集群”;同时,积极发展电商,截至今年6月底,全县电商企业超6000家,网店数量超越7.3万个,出圈的流量变成发展的增量。

  非遗传承,传统现代相结合。海南五指山市依托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设立非遗工坊,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通过开展技能培训、产品设计提升、展示展销等持续推进工坊建设。云南楚雄做足“指尖文章”,全州近6万名绣娘、530多户彝绣经营户创造出2.45亿元的产业增加值。州委州政府制定出台彝族服饰保护条例及有关政策措施,举办“丝路云裳·七彩云南民族赛装文化节”并将其打造为云南文化品牌之一。

  茶香景美,自然人文相交融。福建南平提出打造“千年建州·北苑贡茶”品牌,把历史茶韵转化为富民茶经济;同时,打造“中华茶博园”“万里茶道起点”等观茶景、赏茶礼、品茶味、游茶园的茶文旅项目,推动茶产业与旅游产业、健康养生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会展产业等融合发展。山东沂源县鲁村镇以“艺术活化乡村”为抓手,用文学作品展示乡村活力,引领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沂河源田园综合体吸引了众多艺术家,建成了多座乡村艺术馆,为乡村注入了生机活力。

  种植过程实施标准化、机械化。河南济源市大力推进标准化种植,探索建立“标准化﹢互联网﹢生产基地”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销售产品,从基地直供到家,有效带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贵州德江县引进多种农用机械代替人力耕种,节约农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升亩产量。

  农业经营实行规模化、集约化。河北南和县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整合土地、劳动力、技术、资金等产业要素,规模化发展小麦、玉米两大主粮种植,形成“田间连车间、车间连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山东德州突出党建引领,探索“土地股份合作+全程托管服务”模式,有效盘活农村“三类地”,建设成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地级市。

  生产服务实现社会化、数字化。安徽在全省21个示范县推广“大托管”服务模式,对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实行从种到收“六位一体”社会化服务,通过“保底收益+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使村集体、服务主体、农户形成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2022年,实施“大托管”的1100个村集体收入1.6亿元。黑龙江北大荒利用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推进“农服+数字化”应用模式,打造无人农场群,实现了地理信息系统及遥感技术全覆盖,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让传统种植业享受到农业科学技术红利。

  产业同质化。调研发现,在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对市场利润高、发展效果好的产业简单复制、跟风趋同现象,难以凸显当地产业的核心优势和地方特色,导致部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不可持续。一是乡村产业纵向同质化。从产业形态看,一些地方产业定位不清晰,缺乏具有多种价值形态、高的附加价值的产品。二是乡村产业横向同质化。从产品生产看,不一样的地区在品种选育、产品包装等方面相互模仿,品质趋同,相关监督指导措施滞后。三是乡村产业模式同质化。各地乡村产业开发的基本模式大同小异,如农旅融合模式中,大部分景区售卖的特产都是市场统一批发而来,缺乏当地特质,民俗体验、垂钓、餐饮等文旅项目高度同质化现象十分普遍。

  产品初级化。从全国看,目前很大一部分乡村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布局小而散,产业链条短而弱,产品品种、品质、品牌水平较低,乡村产业融合度、产业关联度较低,尚未广泛形成产业集群,乡村资源要素在产业链条上流通不畅,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价值形式单一。主要体现为:乡村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区域内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能力较弱,农业产业布局分散,规模化程度较低,市场竞争力较弱;农业产业链“短链”“断链”并存,农业产业从种植到加工再到销售的链条不健全,一些农产品尚停留在初级加工环节,不能形成多元化品类,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乡村产业缺乏全产业链支撑。

  营销程式化。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营销,但营销不能靠程式堆砌,更不能“拿来主义”。一方面,乡村产业的产品营销得选对时机。20世纪末,大量劳动力南下务工,沙县小吃以“一元进店,两元吃饱,五元吃好”的营销模式迎合了时代需求,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小吃”。与此类似,柳州螺蛳粉的爆红,是搭乘了互联网经济快车,成为网红食品。乡村产业要把握好市场时机,做到精准营销。另一方面,乡村产业的经营销售的策略要不停地改进革新,最大限度地考虑市场的变化和消费的人的需求,针对一直在升级的消费需求改变营销策略。

  主体单一化。乡村产业振兴的主体是农民,要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尽可能地参与进来。调研发现,一些乡村产业忽略了“农民主体地位”这一本质要求,致使产业振兴缺乏后劲与活力。同时,部分新型经营主体带农意识不强,与农民利益联结不紧密,片面追求回报率,制约了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外,部分产业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没有很好实现生态和经济和谐共生,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存在“个体现代化、村里脏乱差”问题;一些地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契合度不高,“富口袋”与“富脑袋”脱节严重。

  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是“牛鼻子”,要以其为支点,激发乘数效应和化学反应,提高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效力效能。当前,我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品种少、品质低、品牌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任旧存在,为此,乡村产业应立足当地特色资源,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

  挖掘特色,彰显地方特质。各地要探索出具备自身特色的文化性与商业性融合道路,积极培育特色产业,踊跃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专注打造自己的品牌标识,充分的利用媒体平台和社交平台做好品牌宣传与推广,维护好品牌形象,体现出地方风情,扩大特色产业的品牌效应。

  提高定位,对标品质需求。伴随我们国家的经济社会持续不断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慢慢地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和品质化。与之对应,乡村产业也出现了诸如定制农业、乡村旅游等模式。乡村产业要面向百姓高品质生活需求,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继续做大做强有机农产品生产、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产业,推出高质量产品,拓展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

  补链强链,形成链式布局。各地要紧跟产业高质量发展前沿趋势,推进农业农村多功能开发。地方政府应借助信息技术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厘清产业边界,与电子商务平台和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广泛合作,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和完善利益链的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形成产业集群、增强发展后劲。通过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释放产业融合的巨大能量,实现县域能级内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融合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县域为单位,通过政策引导推进资本下乡。要切实发挥好村集体的作用,使得乡村产业逐步形成区域内分工明确、区域间优势互补的空间布局。

  立足乡土,突出文化味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立足乡土本质上是找准自身的资源禀赋,借助自身条件选好主赛道,为乡村产业发展增添乡风乡韵。各地应认真挖掘本地自然人文资源,积极汲取本土养分,加大文化要素与产业耦合力度,不停地改进革新产业业态,开发相关文创产品,实现乡土文化的价值转换。以建立县志馆、村史馆等形式留住乡土气息,以挖掘地方戏曲、神话传说等形式传承乡土文化,保护“土字号”“乡字号”“老字号”品牌,使其在新时代焕发生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