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表时间:2024-01-17      来源:台球直播免费斯诺克直播     字体:【

详细介绍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中央政府重大公共投资部分项目实施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的总体安排,2009年6月28日至8月7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率领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石秀诗任组长,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程津培、任茂东和财经委员会委员陈耕任副组长,财经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部分成员和全国人大代表共同组成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先后到陕西、辽宁、湖北三省和上海市,对今年中央政府投资中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的实施情况做了专题调研。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与信息化部、财政部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参加调研。赴地方之前,调研组听取了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情况汇报。在所到省市,调研组听取了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共召开14次有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座谈会,走访了30家企业和科研院所,当地考验查证31个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并与省(市)人大、政府交换了意见。同时,专题调研组还委托天津市、重庆市、吉林省和安徽省人大财经委员会、教科文卫委员会组织相应调研并提交了调研报告。现将专题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格外的重视中央投资的落实工作,积极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投资,陆续下达项目计划和资金,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总体进展顺利。据四省市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介绍,在已下达的中央政府投资(前三批共3000亿元)中,共安排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1278个,总投资594.15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9.27亿元,占比6.61%。截至今年6月底,第一批项目(1000亿元)的中央资金已全部到位,第二批项目(1300亿元)和第三批项目(700亿元)的中央资金仍在拨付中。前三批项目已完成投资额达到206.78亿元,占总投资额的34.80%。安排的项目中绝大多数已经开工,正在按计划进行建设,工程进展顺利;部分规划早、动手快的项目已经完工或接近完工;少数未开工项目正积极落实开工条件,预计9月底前将全部开工。从调研情况看,在实施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态度坚决,组织有序,措施得力,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积极推动实施。为确保中央投资项目有效实施,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进行动员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及时出台指导性政策文件,完善工作机制,从组织上和制度上为项目顺利实施提供保证。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迅速下达中央资本预算和预算,按照工程进度要求及时拨付资金,确保投资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上海市市委、市政府把技术改造列为2009年重点工作,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安排部署,出台了《关于快速推进上海市技术改造工作的实施建议》、《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加快推进技术改造项目实施工作。

  (二)落实配套政策,加大资产金额的投入。国务院及时制定出台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76项工作任务和120项措施。各地区结合本地实际,选择优势产业,分别制定出台了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通过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实行税收优惠、增加中小型科技公司贷款等一大批财税、金融方面的配套政策,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积极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通过增加财政投入、企业自筹、信用担保、银企对接等多种形式,积极筹集和带动社会资金,支持项目建设。2009年上半年,辽宁省在原有7亿元省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再追加5亿元,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力度。陕西省重视加强对民营高科技企业项目的扶持。上海市财政新设立10亿元重点技术改造专项资金,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滚动实施总投资500亿元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同时设立1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项目、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创业投资基金项目。

  (三)强化项目管理,优化投资环境。按照中央确定的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投资方向,各地区认真筛选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湖北省格外的重视加强项目储备,对2008年至2012年全省在建、前期和策划项目进行广泛征集、认真遴选,建设完善了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库,策划了全省25个“千亿元工程”和“十大重点工程”。各地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督促项目单位认真执行招投标制、监理制等,强化资金管理,努力提高中央投资的使用效益,同时注重改善当地投资环境,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湖北省对投资项目实行核准和备案集中受理,积极开展网上审批工作,简化合并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

  (四)建设服务平台,促进科学技术创新。各地区格外的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陕西省组建了具有集成创新平台作用的5个研究院,成立“陕西产学研服务中心”,完善产学研社会化服务体系。上海市集成了77个专业方面技术服务平台,覆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业,同时还注重发挥立法对科学技术创新的保障作用,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上海市促进大型科技仪器设施共享规定》,对促进全市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加强监督检查,督促整改落实。各地区在认真配合中央检查组开展工作的同时,也注重加强本地区对中央投资项目的监督检查。辽宁省将中央投资项目安排情况在媒体上公布,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湖北省及时制定新增中央投资监管制度,明确资金拨付和监督检查的原则和具体办法,建立健全了项目、计划、资金管理稽查制。陕西省建立了自查与中央检查相结合,政府检查和人大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监督检查体系,督促检查项目建设和资金落实情况,及时有效地发现项目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并跟踪监督落实整改,有力地推动了相关工作。

  总体上看,各地区在落实中央政府投资、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方面的情况是好的,所实施的项目具有技术水平先进、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良好、产业带动性强等特点,在这些项目的推动下,工业领域形成一批喜人的成果。陕西省西部超导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突破了超导材料生产的多项关键技术,基本的产品超导复合线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湖北省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光纤放大器和子系统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已先后申请15项发明专利,形成7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大幅度的提升了我国光通信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上海第一机床厂百万千瓦级核电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扩能技改项目、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大型关键锻件制造配套450吨电渣炉技术改造项目等,将进一步加快国内核电自主研发技术及产业化步伐,满足新一代AP1000核电设备的要求,体现了国家核电发展的策略。辽宁省沈阳机床集团成功研制生产出桥式龙门五轴加工中心等新产品,打破了国外的垄断。大连重工起重集团与中科院金属所等单位联合攻关,成功锻造出8支大型船用柴油机90曲轴,一举打破我国造船业“船等机,机等轴”的困境。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既有当前工作中面临的困难,也有涉及体制机制方面的深层次矛盾,这样一些问题不仅影响到中央投资的顺利实施,更关系到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需要引起格外的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一是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投入比重偏低,西部地区资金配套压力大。2009年908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中,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投资占比约为5%,其中技术改造专项资金(200亿元)占比仅为2.20%,投入明显偏低。技改专项资金中有120亿元切块给37个地区(31个省市区、5个计划单列市和新疆建设兵团),每个地区平均不到3.3亿元,有限的资金要兼顾不同市县和行业的项目,投入分散的问题很难避免。此外,有的地方反映,实施中央投资项目要求地方配套资金,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一些财力困难的县级财政,资金配套困难较大。

  二是对技术改造作用的认识亟待提高,技改项目管理方式有待加强完善。技术改造是中国工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它不铺新摊子,避免重复建设,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能有效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从粗放向集约转变,是典型的以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在推进我国工业化进程、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国企改革三年脱困中都发挥过重要作用。但近些年,由于负责技术改造工作的部门频繁更迭、技术改造投资统计科目取消等原因,客观上对技术改造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以至于个别地方和企业认为,这次新增技改投资只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权宜之计,对后续投资信心不足。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关键一条就是对技术改造作用的认识还有待提高,推动技术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今年中央政府投资专门安排200亿元资金,支持技术改造项目,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技术改造作用的高度重视。从调研情况看,此项工作总体进展顺利,但也有地方和企业反映,技术改造项目管理目前由发展改革委和工业主管部门两个部门负责,虽已经确立由地方两部门联合申报、中央两部门联合审核的管理方式,但大量项目要经过两个部门联合审核,客观上存在着环节多、成本高的问题,同时相关部门在协调配合方面也存在着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影响了投资实施的效率,项目管理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是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难题亟待破解。陕西、辽宁、湖北、上海四省市都是老工业基地,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同时也都具有较好的科教优势,但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更好的结合,把科研实力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需要深入思考和重点解决。从调研情况看,企业研发投入偏低、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不高、金融对科技成果产业化支持不够等问题还普遍存在,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制约科技创新的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难题,例如,如何突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如何进一步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立其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如何加快建设按市场化运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如何建立对科技人员有效的激励机制,创造高技术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的体制环境等问题,都需要尽快破解,急需在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

  四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仍然突出。近些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工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竞争力迅速提升,但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产品附加值低、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品牌等问题仍没有彻底解决,特别是在基础原材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作为我国轴承制造发源地的辽宁省瓦房店轴承集团,已具备生产风力发电轴承等高端产品的能力,但原材料轴承钢和生产用关键机床仍必须依赖从韩国和德国高价进口,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关键阶段,许多关键技术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卡脖子”因素。国外对这些技术实施严密封锁,甚至在我控股的合资企业都难以获得。以技术引进为主的发展模式难以形成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只能依靠自主创新攻克难关实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研发通常需要多方协作、持续投资,单个企业难以承担,需要利用中央投资有效组织集中攻关,才会尽快取得成果。

  此外,有的地方向调研组反映,截至2008年底,11个民口重大专项实施方案已全部通过审议,目前民口专项基本完成“十一五”主要任务的部署工作,今年以来各专项组织部门调整并加快实施了一批产业需求迫切、研究基础好、有望快速实现产业化的创新项目,但总体上看,由于审批环节设置多、程序繁琐等原因,整体推进还比较缓慢,2008年实际投入仅占“十一五”总投入的4.5%左右,实施进度亟待加快,2009年经过调整投入的328亿元经费尚未到位。

  (一)把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资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点和重要抓手,切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调结构”是“保增长”的应有之义。在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中,把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投资作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有机结合点和重要抓手,不仅能有效提振信心、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而且有利于显著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工业技术水平,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发挥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投资对工业投资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抓住国民经济步入趋稳回升阶段的有利时机,处理好保增长与调结构、促转型的关系,利用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形成的倒逼机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产业发展方向,选准重点投资领域,抓好政策的细化和落实,力争通过坚持不懈地实施一批技术改造和科学技术创新投资项目,加大对高技术产业的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中心等创新体系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新能源动力汽车等一批新兴产业,发展环保经济和低碳经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使经济结构更趋合理优化,不断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水平,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进一步加大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的投入,逐步建立推动技术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

  建议在安排2010年中央政府投资时,继续增加技术改造和科技创新项目的投入,提高这方面投资所占比重,并逐步建立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进一步突出中央资金的投入重点,切实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要严格把握投资方向,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切实搞好项目可行性论证,坚决防止重复建设特别是高水平重复建设。将技术改造作为加快推进我国工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进一步提升技术改造在工业经济工作中的地位,落实好部门的职责,进一步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不断完善技术改造项目的管理方式。要制定出台促进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新时期新形势下技术改造的内涵和工作思路,加强技术改造投资统计、规划等基础工作,完善技术改造投资效益评估体系和项目后评估制度,出台财政税收和金融信贷方面的支持政策,逐步形成支持技术改造的政策体系。注重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积极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推动军民结合,加强安全生产,强化节能减排,建立持续加强和改进技术改造工作的长效机制。

  (三)鼓励探索建立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作用

  对于科技创新,好的体制机制比投入更重要。要选择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多形成可在全国推广的经验。借助上海加快建设张江高新区、武汉推进综合性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和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契机,探索总结有益经验,加快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要下决心突破部门分割、条块分割的体制性障碍,促进科技资源的开放流动和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府为引导,真正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战略联盟和利益共同体,切实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鼓励设立创新投资基金,增加政府引导资金的投入,同时推广知识产权,加快发展科技保险,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融资。带领企业不断加大人力资源投入,探索实施科学技术人员股权激励,完善有利于科技创新的人才政策。

  中央投资应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予以重点支持。要选准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优势科技资源,有针对性地加大攻关力度,突破技术瓶颈,逐步实现基础原材料自给化、重大装备国产化和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化,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在攻关过程中,要依托重大项目特别是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工程”,突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历史上,我国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若干“国家工程”的实施,不仅扬了国威,而且带动了冶金、机械、电子、精密仪器加工等产业的发展,对整体提升工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大力加快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实施进度,同时还应当选定若干涉及全局的重大关键技术,借鉴实施“国家工程”的好经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市场机制进行运作,明确时间进度要求,确定承担单位责任,加强团结协作,扎实推进,力争尽快取得实效。